全民可学,处处可练!四会擦亮“柔道之城”名片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

11月10日至13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柔道比赛将在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,届时全国33支代表队、239名运动员将在此集结,对金牌发起冲击。

四会,是两届奥运冠军冼东妹的家乡。近年来,四会不断深化体教融合,基金推动柔道进校园,引进高规格柔道赛事,加大柔道推广普及力度,擦亮“柔道之城”区域名片。

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。

让柔道从赛场走进百姓生活

9月,十五运会柔道项目资格赛在四会体育中心举行。经过激烈角逐,54个决赛名额尘埃落定,各级别前三名获得全运会下一赛段入场券。

广东体育代表团男子+100公斤级运动员王泽凯在主场顺利晋级决赛,他说:“这次比赛在本土作战,我比平常放得更开一些,而且场地建设和服务都很好,志愿者们都很热心、很积极,各个方面都很好。”

十五运会柔道项目资格赛在四会体育中心举行。

走进四会市体育中心,赛事氛围扑面而来——场馆内外,十五运会标志、柔道运动员主题海报醒目亮眼,各种横幅标语传递着热情;城市街头,赛事灯旗、宣传画遍布主次干道……赛场内外,四会以“立体式布局”营造出“全民关注、全民参与”的浓厚赛事氛围。

据介绍,四会市体育中心主馆可容纳3块以上柔道正规比赛场地、千人以上观众席,还配有热身训练场及辅助性配套和设施。全市还拥有5个200平方米以上的训练场地,分别位于四会市柔道馆、四会市业余体育学校、四会市衡立学校、四会市实验学校以及广州华商学院,各柔道特色学校也配备了约100平方米的柔道训练场地。

2018年以来,四会举办、承办多项国家级、省级柔道相关活动和赛事。

柔道

自2018年以来,四会已举办、承办全国柔道锦标赛、积分赛,“奥运冠军杯”柔道比赛、广东省中小学生柔道锦标赛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等多项国家级、省级柔道相关活动和赛事,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平台,更让柔道从赛场走进百姓生活,让市民零距离感受柔道魅力。

两届奥运会柔道冠军、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冼东妹曾说过:“家乡这片土地赋予我的,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”当前,四会不仅勾勒出“柔道之城”的打造路径,还将柔道精神烙印在城市发展脉络,与玉器文化交汇融合,成为一种刚柔并济、兼容并包的城市性格。

以点带面,全域推进“柔道进校园”

当前, alt

在四会市东城中学,柔道课堂上,高年级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,练习背负投、肩车等技巧动作;体育场内,初一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和口令,进行柔道操训练。

四会市东城中学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,练习技巧动作。

作为广东省第二批柔道特色学校,该学校专门成立了柔道运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课堂教育“1”条主线、社团竞训与文化浸润“2”大支撑、四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市柔道协会、家长委员会“3”方协同的推进机制。

cn

当地另一所柔道特色学校——周开泉小学,通过三年多的推进,实现从“初期宣传”到“常态融入”再到“特色彰显”的跨越式发展,形成“普及+选拔+竞赛+科研”四位一体的推进模式。

周开泉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柔道。

“柔道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学生成长的‘育人课堂’,对学生的身体素质、品格塑造、素养培育都有显著提升。”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校开发柔道校本课程,将其正式纳入体育课堂教学,教授基础技术动作的同时,还系统讲解柔道“礼始礼终”的礼仪文化,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,培养尊重他人、遵守规则的素养。

以点带面,逐步推进,全面覆盖,近年来四会市积极推进“柔道进校园”,60多所中小学开展柔道操,其中18所学校已配备专业的柔道老师与柔道训练室,装备了LED屏幕、柔道垫等设施。构建起体教融合基础,将柔道精神融入校园德育体系,让青少年在训练中理解“尊重、自律、坚韧”的内涵。

四会市东城中学学生练习柔道操。

“我们将继续扩大‘柔道进校园’覆盖面,加强师资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,完善从普及到选拔、从训练到竞赛的人才培养链条。”四会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四会还将引进和举办更多高水平赛事,推动柔道文化与玉器文化、城市精神深度融合,让柔道不仅成为四会的体育名片,更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,为促进全民健身、培育体育后备人才、提升城市软实力注入持久动力。

南方+记者 施亮

src, 离感受柔道, 施亮

通讯员 赖楚欣

【作者】 施亮

tleid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的内涵

搜索